10大配资公司
你知道吗?
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、近视后
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“杀手”
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超过500万
随着暑假的正式开启,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(以下简称“广医二院”)脊柱外科门诊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就诊“小高峰”。小患者数量较平日增长一倍,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脊柱侧弯问题前来就诊。这一幕,已成为每年暑假医院的“固定节目”。
▲7月15日,广医二院举行脊柱侧弯义诊和宣教活动
暑假成脊柱侧弯“暴露季”
“大部分都是来看脊柱侧弯的。”广医二院骨外科兼脊柱外科主任江晓兵表示,“家长们终于有时间带孩子来检查了,但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。”据筛查数据显示,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阳性率约为3%,这意味着在一个50人的班级里,可能就有1~2个孩子正面临脊柱健康危机。
他介绍,暑假期间,由于孩子们穿衣较为单薄,脊柱问题更容易被发现。来就诊的脊柱侧弯患儿主要分为两类:
➤一类是非结构性脊柱侧弯,也称“假性侧弯”。多由不良姿态引起,本身并不伴有骨性结构的改变;
➤另一类是结构性脊柱侧弯,即“真性侧弯”。其核心特征是椎体本身发生了三维旋转甚至楔形变,形成了固定的畸形,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(AIS)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。
广医二院脊柱外科医学博士、主治医师唐晶晶表示,青少年儿童的脊柱尚处于塑形期,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侧弯的主要诱因。“坐姿歪斜、跷二郎腿、窝在沙发玩电子产品、书包过重等,都会导致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,久而久之便形成了‘假性侧弯’。”
“上周,我带女儿去游泳,突然发现她高低肩严重,走路总是含胸驼背。”李女士(化名)叮嘱11岁的女儿,“听医生的话,不要再瘫在沙发上看手机了!”幸运的是,经诊断,孩子目前还不需要特殊治疗,但需要严格注意保持健康体态。“都怪我上班忙,没早点注意。”她懊悔道。
▲江晓兵为患者义诊
真假侧弯,鉴别诊断至关重要
两类侧弯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。“非结构性(假性)侧弯的治疗核心在于‘矫正行为’,预后通常较好;而结构性(真性)侧弯的治疗核心则在于‘控制进展、矫正畸形’,需要更专业、及时的医疗干预。”江晓兵说。
脊柱侧弯需要及时、有效的治疗,而暑假则是通过规范治疗遏制其进展的“黄金窗口期”。
唐晶晶介绍,评估脊柱侧弯程度的关键指标是Cobb角,通过X光片测量,不同度数对应不同干预策略:
➤10°~25°的侧弯可以观察或进行矫形操、手法治疗;
➤25°~45°的侧弯需佩戴矫形支具;
➤大于50°的侧弯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
他进一步解释了两类侧弯的区别:“目前来讲,我的门诊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10来度、低于20度的假性侧弯。而20度或25度以上,且有两个弯的,则属于真性侧弯,多由基因等因素导致。”
▲唐晶晶为患者义诊
在家可自查,简便方法帮你识别
脊柱侧弯不仅会造成脊柱外观畸形,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,还会影响活动功能,甚至对心肺等其他脏器和神经造成压迫和损伤。然而,早期脊柱侧弯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容易被忽略。
江晓兵主任提醒家长,当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时,要高度警惕:
➤肩膀高度不一致:双肩不等高,头部位置不在肩膀正上方;
➤肩胛骨凸出:一侧肩胛骨凸起,与脊柱中线距离不等;
➤腰部不对称:一侧腰部可能出现皱褶或皮纹,特别是在弯腰时背部左右不对称;
➤髋部高低不等:骨盆歪斜导致两侧髋部高低不一;
➤身体倾斜:身体向一侧歪斜,双侧腰部不等高;
➤步态异常:走路时可能出现“长短腿”或跛行的现象。
10大配资公司
“如果家长担心自测不准确,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就医,必要时拍摄全脊柱X线正侧位片确诊。”江晓兵建议。
矫正带效果有限,科学运动是关键
面对孩子含胸驼背或肩膀不平的问题,不少家长容易病急乱投医,购买各种宣称能“矫正脊柱”的矫正带、矫姿带。对此,江晓兵指出:“这类产品对真正的脊柱侧弯,特别是结构性侧弯,作用非常有限。它们看似能暂时把身体‘勒直’,实则治标不治本。长期依赖外力支撑,反而会让核心肌肉‘偷懒’萎缩,削弱脊柱自身的稳定能力。”
唐晶晶也持相同观点:“矫形带主要是让姿势变直立一点,对于驼背帮助较大,但对于结构性侧弯的作用很小。不过,戴上后姿势变直,可以预防一些假性的侧弯。”
那么,如何科学守护孩子的脊梁呢?专家一致认为,科学运动是无可替代的核心策略。
➤对于“假性侧弯”:针对性运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——通过强化薄弱的核心肌群、拉伸紧张的肌肉、重塑正确的身体感觉,能够从源头纠正不良体态。
➤对于“真性侧弯”:特定的运动疗法以及游泳、引体向上、平板支撑等对称性强化运动,已被证实能有效激活关键肌群、改善脊柱排列、增强脊柱的“肌肉铠甲”,是控制侧弯进展不可或缺的基石。
记者 | 景禾
通讯员 | 许咏怡
编辑 | 白榆 责编 | 贺依茜
审核发布 | 李楠楠
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
富华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